找到相关内容1117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纯印老人(3)

    ,失人身犹如大地土。五浊的众生,又有几人真的醒悟呢?  老人又说:“福满祸生,世事无常,有钱无人花,要钱有啥用?”老人一番话,没有一个人明白。直到半年后,该家的五十多岁老太太,突然患痴呆症走失了,...话说:“干娘说的真对,在战场有时候枪口一瞄,对面敌人的脑袋显得非常大,手一钩板机他就爬下了。有的敌人明明眼睛看得很清楚,可是不知为啥,准星就是瞄不上他,他的影子乱跳动。”  “这就是善有善报,有恶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955086.html
  •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

    在以后在众生前又如何弘法呢?佛说:“忍辱、柔和、于法无所行,而观诸法实相,此即安住菩萨行处;于清净处坐禅,不近王公……外道、女人…&...会,由诸菩萨发表自己所了解的解脱不二法门。   第四幕:居士与文殊率诸菩萨往诣佛说,承佛授记,并撰写信受本经不渝(注12)。   尤其本经之〈菩萨品〉中,有魔派遣万二千天女意图引诱持菩萨,而影响...

    李志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1855785.html
  • 从《华严经》<入法界品>一探佛教之“游行”义

    可能问世;也就是说,佛陀不舍五浊的众生,以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胸怀入世普济众生,这种大菩提心、大菩萨行,就是“大乘经典”所要阐扬的主旨,即使非佛一字一句亲口所说,却是具体实践佛陀精神的真义。如此能够代表佛教精髓的“大乘典籍”,即是我们当要份外珍惜并弘扬于的法宝。以下,即列举几段经文,分述“游行”义:  1.《般若经》  尔时胜天王……白佛言:世尊,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能如是知路非路者,心...

    释演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0355850.html
  • 弥勒净土法门集(1)

    才能使现在的这个五浊,变成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。所有娑婆世界的众生,到那时候,就都成为佛国里的诸上善人了。这是非常难得遭遇的一件殊胜因缘,千万不能随便错过!  第三、基于机会问题,我们应修弥勒净土...序文,以广介绍,并饷读者。云水散人,乃南公之笔名。  成一敬识  释迦世尊对我们的关怀  释迦尊为化娑婆世界为佛国净土,钿不辞辛劳来过娑婆八千次,最后这一生才把我们交给弥勒菩萨,此一大恩大德不可不知!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3755944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2)

    现在众生,所处环境乃垢秽不堪──土石、砂砾、五浊(所谓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)等种种不庄严──是个娑婆世界。我们住于其中,以为快乐,不知是一不实在、非永恒的世界。与佛世界较之,相差太远,...则成九。九互相摄入,而为一总。总别合而成为十也。异成者,别异之法俱时成就也。谓十世隔历之法,同时具足显现,故曰十世隔法异成也。十、主伴圆明具德门:横竖之万法,既成一大缘起,则法法皆交彻也。而举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255947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4)

    弥勒如来,两位佛陀,所弘扬之佛法,有一大共同特点:即化娑婆为净土,使此一苦难重重之五浊,变成但有诸乐,而无一苦之佛国净土。此一清净庄严之至乐净土,从西干名德,无著、世亲,至东土高贤,道安、玄奘、窥基...预储往生兜率资粮,发愿求生兜率净土,亲近弥勒慈尊,将来随佛下生,共创人间净土!不殊勋,此生完成,切莫因循蹉跎,当面错过。一失良机,万劫莫复也。   成一不敏,但幸生逢末法,得此良缘,因特不揣愚昧,将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755949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6)即使如来未出世仍有十善道;而比丘戒等律仪必须存在于有佛时代,而且是处于,众生有犯罪因缘时佛才会制定。由于比丘戒等律仪不是永远存在的,故称为“客”或称为“新戒”;而十善道于有佛无佛常有,故称为“...往返生死,修诸功德。十善道为旧戒,余律仪为客。  复次,若佛出好,则无此戒律。如释迦文佛,虽在,十二年中亦无此戒,以是故知是客。  复次,有二种戒:有佛时或有或无;十善有佛无佛常有。  复次,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
  • 慧能与“无相戒”法

    至佛初成道的前些年,也未制定戒律。《大智度论》中说:“若佛出好,则无此戒律,如释迦文佛,虽在,十二年中亦无此戒。”1佛陀最初制戒之因缘,以《五分律》记载,是因为须提那出家以后,迫于父母求其延续家族血脉而与俗之妻行淫行,佛陀才以十种利益来为僧团结戒:“何等为十?所谓僧和合故,摄僧故,调伏恶人故,惭愧者得安乐故,断现世漏故,灭后世漏故,令未信者信故,已信者令增广故,法久住故,分别毗尼梵行久住故。...

    无相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2556206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6)

    的亲身经历,自然会构成“末法”的思想。这种思想在禅师中有,在三阶教、净土教中也有。他们认为末法就是当时的“五浊”,不可久居,不得不迁居他。从这一普遍的思想看来,道信的团体很强调逃避现实的意义,...说“如来藏是善不善因”——由于有了如来藏的因才有一切一切,单从如来藏言,则一切平等。善是如来藏的流露,也是来自如来藏。  其次,“起心动念”等说也出于《楞伽》。《楞伽》中有一段讲到关于佛事(佛之所作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156402.html
  • 龟兹佛画中壁画题材中有无大小乘佛教浅说

    自身,方成佛道。以是于彼佛前,立斯大愿,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,尚为菩萨。  而作是言:吾于五浊,教化如是刚强众生,令心调伏,舍邪归正,十有一二,尚恶习在。吾亦分身千百亿,广设方便。或有利根,闻...的境界,既然都是佛性所成所显现,那就平等无二了。故无论是我们五浊,还是西方净土,都是平等无别的。世间诸有俱由我们一念无差别心光所化,所以一切事物就是化身佛。差别者在相上是有不同的,但生起诸相的性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3656465.html